2008《知青·上海》春之歌读者联欢会记实
原云南兵团上海知青 邵国良

  2008年3月29日下午二点左右,位于上海静安寺地区的云峰剧场门前广场上热闹非凡。一群群五六十岁的老知青从上海的四面八方涌来,他们高兴,激动。因为今天又是上海知青的一个盛大节日,“2008《知青·上海》春之歌读者联欢会”将在这里拉开大幕。

  正式演出前,曾经是云南、内蒙古、安徽、黑龙江、江西、吉林、贵州等地的上海知青们相互热情的握手、攀谈。

这次的联欢会被冠以“2008《知青·上海》春之歌读者联欢会”是独具匠心的。《知青·上海》于2007年12月21日创刊于上海,办刊宗旨为“快乐人生,反思人生”。以上海为立足点而面向海内外知青及关心知青这一群体的人们,是一本以回忆反思、老照片、论坛、文学等多种形式的季刊,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12月29日首发于上海延安东路55号三楼的浦晶大酒店大厅。当天的发行仪式计划应该是200余位当年在全国各地的上海知青出席,发行仪式开始后,知青不断涌入,结果当天来了四百余位知青,很多人只能站着。知青们拿到杂志就迫不及待的翻阅,以先睹为快。

  诚如《知青·上海》创刊号卷首语中所说:“1968年以来,上海有109万知青陆续分赴江西、云南、贵州、安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上海奉贤、崇明岛等地域的乡村和边疆,以插队落户、建设兵团、农场、投亲返乡等形式,从事农牧业劳动,融入农林牧最基本的生活状态”。自70年代末知青大返城后,知青们融入各行各业,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知青身份,随着年月的增长,知青情结愈发深厚。《知青·上海》杂志的创刊,使大家又多了沟通的平台。

  杂志能够出版,许多知青朋友作出了无私的奉献。没有报酬,大家凭得都是知青的情感。?社长是原内蒙古插队知青承明先生,主编是原云南农场知青周公正先生,执行主编是内蒙插队知青贝黎虹女士。其他十位编辑也分别是内蒙古、安徽、黑龙江、江西、吉林、贵州等地的上海知青。

  说到社长承明,尤其让人感动,承明出身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教师。他15岁去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插队落户,之后又转到安徽工作。1979年移居香港,先后做过石油灌气工、搬运工、送煤气工、送奶工、流水线装配工。1998年,在深圳投资开办了东胜电机厂,经过数年滚动式发展,年产值已达1.8亿元,员工从最初的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人。

  作为一名事业有成的创业者,他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关爱员工、帮助陷入困境的贫困地区学生、积极献身社会公益事业。在身患神经内分泌未分化小细胞肠癌这一最凶险恶性肿瘤的情况下,他为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在有生之年捐建10所希望小学。如今,在内蒙古、安徽等地有200多名濒临辍学的孩子都接受过承明的资助。去年9月1日,他在贵州投资26万元的“承明希望小学”正式落成开课。他抱病走访了部分孩子的家,了解当地孩子们的上学情况,给每一户都送上了一份慰问金。去年12月,他又给苗寨茶花村寄去爱心款2万元,并研究制订“阳光扶教公社”的具体实施方案。 2007年05月,被评为第四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

  深圳商报2007年1月20日以《爱心回报社会,生命传承责任》为题的长篇通讯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承明的爱心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知青.上海》杂志的社长是他,就意味着出资人就是他,杂志就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创办的。承明还经常关心帮助知青中的弱势群体,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困难,安排就业,克服病痛,鼓励他们,资助他们,把爱心播向人间。我们应当为知青队伍中有这样杰出的代表而感到骄傲!

  到场的各地知青共有1500余人,其中我们云南东风农场各分场的知青一百多人。整个会场气氛欢快、热烈。进场的知青们每人都拿到免费分发的3月29日刚出版的《知青·上海》第二期。

  云峰剧场下属于上海警备区政治部,全国各地的部队文艺团体经常在此演出,上海的一些大型文艺剧目也经常在此献演。

  剧场舞台深18米,高21.5米,宽23米,可控灯光180路。2008《知青·上海》春之歌读者联欢会能在条件这样好的剧场献演,也足见策划、组织者的一片心血,会前筹委会开了预备会议,作了大量的工作。每个节目,无论是合唱、重唱、独唱、舞蹈、快板等。舞台中央的银幕上都相应的映出切题的画面,这些都是由原黑龙江知青吴祖康先生设计制作的。吴祖康先生长期热心于知青的公益事业,建有“上海知青文艺网”、“中国“918”爱国网“等网站。整个舞美、灯光都彰显专业水平,是一场很正规的演出,而这些,都出自当年的知青,实属不易。

  承担这次大型联欢会的两名正式摄像人员中,其中一名就是我们原云南东风农场的知青周荣滨先生,这次的活动,他带来了新购置的专业摄像机,会前就作了构思,当天早早就来到剧场,测试准备。联欢会开始后,在机位上辛勤操作,把精彩的瞬间尽收进摄像镜头。目前,联欢会的DVD视频已经制作完成,网络视频已经在“上海知青文艺网”发布。

  下午二点三十分,演出正式开始。首先上台亮相并向大家问好的是杂志编委会成员及上述各地知青联谊会的负责人,当一一介绍他(她)们的时候,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北京知青的代表沙鸣先生和周秉和先生等三人也专程从北京赶来祝贺。周秉和先生是已故周恩来总理的侄子,曾和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一起在陕西插队。他们给上海知青带来一份书法作品,并当场展现,与会知青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浙江知青网也派员前来观摩。

  主持人的开场语引起知青们的共鸣: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桃花红。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后,2008的春季格外美丽。

  分享这份美丽的,不仅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与浩瀚的江海,还有人生曾与春天同色的你我”。

  年轻并未走远,岁月冲刷额头时,你我心中涌动的仍是一片波澜壮阔的春潮。

  年轻并未走远,今日的追求仍是一首歌。生命不息,歌声不止。人在,歌就在。

  我们欢歌,为当年的阳光同行、风雨同路,为命运的转折与时代的更迭;

  我们劲舞,为民族的振兴与国家的繁荣,为事业的长青与理想的不老”。

  接下来,各地知青们表演了组唱、诗朗诵、舞蹈、独唱、联唱、二重唱、四重唱、快板书等18个节目。每个节目,看得出知青们都作了精心排练,节目质量上乘。各地知青们分别穿上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展示了各自第二故乡的风采,同时充分展示了知青们的乐观精神、高尚情操、博大胸怀和才艺风采。

  第一个节目是组唱《北大荒人之歌》,由各地知青表演。

  “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大烟炮,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冰河时代味再尝,一年四季冬最长”。

  1968年至1976年期间,54万城市青年,踏着转业官兵、支边青年和科技知识分子的足迹,开赴北大荒。没有领章帽徽的军装,妆点着北国之春;兵团战士的称号,成就了一代人对英雄的向往。从那时起,他们即开始用牺牲与奉献,谱写着北大荒人的理想之歌与奋斗乐章,直到今天。

  《北大荒人之歌》歌声中又巧妙的接转起了委婉的《南京知青之歌》……。

  《南京知青之歌》的旋律,流淌着青春的热情与惆怅;《南京知青之歌》的歌词,充溢着人性的魅力与渴望。当你我生命不再的时候,这首经典之作仍能告诉后人,你我曾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那个时代留给后人的,并非只有样板戏。

  人创造历史,历史也在铸造人。十年垦荒,已使一代人与黑土地结成了一体。当年的风和雨、悲与壮、泪和血、思与情,随着岁月的远去,已化做鲜红,化做葱茏,化做绚丽斑斓,化做晶莹剔透,化成了一代人生命中的永恒。

  黑龙江知青还朗诵了诗《北大荒的春天》。

  节目分别还有:知青家庭组合演唱了《懂你》:

  一年年春花秋月,一年年暑去寒来,你将爱给了我,你将世界给了我,如今,你正在静静离去,但你并不孤独……

  歌曲联唱《难忘年代难忘的歌》饱含哲理:

  “那段岁月渐行渐远,但那个年代的故事却永远不会讲完。

  那段岁月无论多远,但那个年代的歌声仿佛就在耳边。

  昨天的你我无法选择历史,一场风雨整十年,岁月匆匆,青春几回。

  今天的你我没有抱怨,虽然曲折,我们毕竟在春寒中走完了那条小路”。

  《知青·上海》第2期封三刊载的知青原创歌曲《在辽河边上》,则由词曲作者沈秋飞和伙伴为大家作了现场演唱:

  “辽河,一条流淌着我青春记忆的河,忘不了你的好,忘不了你的错,也忘不了你说过,冰融之后,春天就要来到。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 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

  吉林知青的舞蹈《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又勾起了知青们对那红色岁月的回忆:

  三十多年前,近两万上海知青来到了长白山下,海兰江畔。在那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岁月里,他们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象朝鲜族同胞一样,热情奔放,能歌善舞。

  接下来穿插了女声独唱《祝福祖国》:

“……从那天起,无论受过多少伤害,我都不曾怨你,因为那时你也和我们蒙受着同样的苦难!

  从那时起,无论是阳光还是风雨,无论是鲜花还是荆棘,我们都跟着你。我们是你的儿女!为你的富强而奋斗牺牲,永远是我们的责任”。

  内蒙古知青们合唱了《为内蒙古喝彩》:

  “童年时我向往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青年时我建设草原,走过西拉木伦,走过鄂尔多斯,查干木伦的河床上,也曾深陷我的足迹……

  我们走了,西拉木伦还在,查干木伦还在。沐浴我的江河水 像母亲的乳汁一样甘甜”。

  吉林知青演唱了男声三重唱《白山红花》:

  “曾经的岁月并肩走,曾经的风雨在心头,曾经的旋律未能忘,今日上台再携手”。

  女声独唱《在中国的大地上》

  “在岁月的流逝中,总有一种生活让我们向往,总有一种激情让我们感动”。

  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是让我们上海的云南知青(主要是兵团知青)最为激动的节目,是由表演的。当年兵团先后接收知青10万余人,其中上海知青就有近5万人,其他为北京,成都,重庆,昆明知青。上海知青的人数几乎占了整个版纳知青的一半。

  70年代末,大返城后的云南知青,各自的经济生活从零开始,大多数人在城市里继续奋斗,拼博,留下了艰难跋涉的足迹。如今人近黄昏,仍难忘那留有自己青春并为之流过血汗的地方。当那熟悉的葫芦丝音乐响起,舞台上身穿传统傣家服饰,五彩筒裙的知青和着乐曲翩翩起舞,知青们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美丽的西双版纳。

  “忘不了风雨中那顶斗笠,忘不了烈日下那眼清泉,忘不了春播前那碗米酒,更忘不了月光下那风情万种的凤尾竹”。

  接下来有合唱《你永远在我心中歌唱》

  “时光飞逝,世纪交替,不觉一恍四十年,一生中坚守或失落的梦想,此刻正让我们快乐或痛苦地疲惫着。

  蓦然回首,枝头绽放的,已是为时不多的美丽。当然,在飘离枝头和零落成泥之间,还有我们今日的舞台,即便是风中的花瓣,仍能带着青春的色彩,飘逸出青春的向往”。

  男声独唱《举杯吧,朋友》,由黑龙江知青黄伟林演唱,在去年12月29日的《知青·上海》杂志创刊号发行仪式和多次的知青聚会活动上他都唱过这首歌。借歌声表达了知青们的豪迈心情。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 仿佛还在身边。举杯吧,朋友”!

  各地知青还演唱了男声四重唱《克尔克孜人民热爱党》,女声小组唱《灯碗碗开花在窗台》及表演了舞蹈《茉莉飘香》

  演出中,每一个节目,都激起了台下知青们的热烈掌声。

  快板书《怕》非常有特色,也是当天唯一的曲艺节目,刻画了当今社会上的一些常见现象。唯妙唯俏。

  最后是舞蹈《和谐中华满园春》,

  和着歌声“剪一片彩云,做一件新衣,把春天的感觉,都穿在身上;裁一缕春色,做一次新妆,把春天的心情,都写在脸上。愿一天一个梦想,天天好时光;一天一个梦想,永远把歌唱”。把全场的欢乐气氛推向了顶点。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演出,联欢会接近尾声,全体演员登场谢幕。台上演员们绚丽的演出服在灯光照射下,愈发显得五彩夺目,观众们全体起立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台上台下,情感交融。

  从下午2点30分联欢会开始,到5点结束,大家觉得时间过得真快,远没能尽兴。步出剧场,知青们纷纷在大厅里合影留念、道别。“把歌声带回家,把微笑留下”。

  借用《知青·上海》创刊号贺年插页中给全体战友们的贺词:“祝福知青兄弟姐妹:身体健康快乐 --- 2008 我们依然年青活泼”结束本文。

  盼望着又一次的欢聚!


 



 

版权所有:上海知青文艺网 www.shart.cn
免费空间 技术支持 网页维护:中国918网 网管信箱
在线即时通讯QQ:
49234746 QQ群:30151094

Copyright 2006-05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登记:沪ICP备05012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