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沪浙哈知青首次文艺演出,是今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爆出的一个亮点。最新传来信息,两年后的“哈夏会”将为知青文艺演出搭更大的舞台!
近几年来,随着知青年龄的增大,退休的人员增多,以前的文艺骨干“重操旧业”,建立了形似“小分队”的艺术团。据了解,各地都挺多的,哈尔滨就有4个。但是台好搭,人好拉,节目演什么?值得考虑!
从今年“哈夏会”6场知青专场演出来看,节目各显特色,展现出知青“生命依然美丽”的艺术风采。但是也应看到有的专场节目编排单调、知青回顾式节目太多、观赏性还有欠缺。当然,第一次筹办,不可求全责备。对节目的要求,市民观众回答最多的词是“好看”!
由此看来,两年后的“哈夏会”知青演出应该更好看。两年后,演出的节目如果还是以当年知青回顾的内容为主,表演形式还拘泥于当年文艺小分队的模式,这在知青群体中自娱自乐可以,但要在“哈夏会”这种国际化、国家级舞台上吸引更多观众,相信会有障碍与难度。因为第一次“热热闹闹”对大众来说是一种“新鲜感”,第二次还是如此那只会是“陈旧感”了。知青的艺术不该总是伤感怀旧,应该是美丽奔放的。
其实,知青群体中艺术人才“藏龙卧虎”。有姜昆、赵炎、濮存昕等“全国大牌”,更有这次众多才艺出众的“地方名牌”。以今年上海知青艺术团为例,国家一级演员就有6位,获奖演员10多位。因此,各地知青早作筹划,聚集人才,更重要的是拿出一批原创的佳作来,像今年小品《大山的儿子》等金奖节目那样打动人心!像湖南知青模特秀那样表现知青生活别出心裁!当然,有条件的,可以像上海这次运用电脑的背景与音乐的合成,使知青老照片在天幕上滚动展现,让观众得到更美的艺术享受。总之,是一群有知青经历的文艺人才,献上一台充满知青情结、具有专业性与观赏性的精彩节目。
两年后的知青演出,相信一定会适应新世纪文化市场需求,推出更多让社会大众接受的好戏来。不仅知青自己要演得开心,而且让百姓看得更加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