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文艺网”简介
 
 “上海知青文艺网”于2006年8月创建,原系“上海知青赴哈艺术团”官方网站,受“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授权和委托在网络发布2006年第二十八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五省市“知青专场文艺汇演”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同时,汇集了自2004年以来上海知青的几次大的文艺活动图文及视频资料。

  “上海知青文艺网”秉承“青春不老 开心就好 展示知青 服务知青”的宗旨,通过网络收集和发布上海及全国各地知青朋友的文艺活动情况,展示知青一代人岁月虽逝激情不减的精神和生命依然美丽的风采。

  热切希望上海、全国各地和海外的知青朋友来稿提供相关资料,共同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上海知青文艺网”域名:2006.shart.cn




【新民晚报-声音】两年后知青演什么?

◆哈 阳

京津沪浙哈知青首次文艺演出,是今年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爆出的一个亮点。最新传来信息,两年后的“哈夏会”将为知青文艺演出搭更大的舞台!

近几年来,随着知青年龄的增大,退休的人员增多,以前的文艺骨干“重操旧业”,建立了形似“小分队”的艺术团。据了解,各地都挺多的,哈尔滨就有4个。但是台好搭,人好拉,节目演什么?值得考虑!

从今年“哈夏会”6场知青专场演出来看,节目各显特色,展现出知青“生命依然美丽”的艺术风采。但是也应看到有的专场节目编排单调、知青回顾式节目太多、观赏性还有欠缺。当然,第一次筹办,不可求全责备。对节目的要求,市民观众回答最多的词是“好看”!

由此看来,两年后的“哈夏会”知青演出应该更好看。两年后,演出的节目如果还是以当年知青回顾的内容为主,表演形式还拘泥于当年文艺小分队的模式,这在知青群体中自娱自乐可以,但要在“哈夏会”这种国际化、国家级舞台上吸引更多观众,相信会有障碍与难度。因为第一次“热热闹闹”对大众来说是一种“新鲜感”,第二次还是如此那只会是“陈旧感”了。知青的艺术不该总是伤感怀旧,应该是美丽奔放的。

其实,知青群体中艺术人才“藏龙卧虎”。有姜昆、赵炎、濮存昕等“全国大牌”,更有这次众多才艺出众的“地方名牌”。以今年上海知青艺术团为例,国家一级演员就有6位,获奖演员10多位。因此,各地知青早作筹划,聚集人才,更重要的是拿出一批原创的佳作来,像今年小品《大山的儿子》等金奖节目那样打动人心!像湖南知青模特秀那样表现知青生活别出心裁!当然,有条件的,可以像上海这次运用电脑的背景与音乐的合成,使知青老照片在天幕上滚动展现,让观众得到更美的艺术享受。总之,是一群有知青经历的文艺人才,献上一台充满知青情结、具有专业性与观赏性的精彩节目。

两年后的知青演出,相信一定会适应新世纪文化市场需求,推出更多让社会大众接受的好戏来。不仅知青自己要演得开心,而且让百姓看得更加开心!

 
知青,生命依然美丽——“哈夏”知青专场演出的观后感
新民晚报高级记者 上海知青艺术团总策划 顾 龙


  今年8月,第28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爆出一个亮点:京津沪浙哈知青文艺演出专场场场爆满,各显特色。
  我作为上海知青艺术团总策划,有幸参加了这次史无前例的特殊的文化节日,感慨万分。尤其是上海知青艺术团参加的三次演出,场场掌声雷动。当地媒体评介:具有专业水平,受到哈市观众的热烈欢迎。
  对知青艺术如何组织策划,使之更加适应文化市场的需求,让对知青寄予关注与期望的大众感到满意?我想谈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全部内容请登录>>>...

青春不老 开心就好

上海知青艺术团新闻发言人 王杰

  冰城之旅即将结束,随着车轮转动,我们再度远去。做为上海知青艺术团的撰稿人,我想告诉黑土地,告诉北大荒,我们的心将永远留在这里。自三十八年前开始,它所持有的就是一张单程票。

  “哈夏”期间,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的兵团战友与荒友,纷纷前来为各地知青艺术团充当志愿者,提供服务。几天来,他们的真诚无私与博大胸怀,全程感动着我们。他们工作上的认真与生活上的体贴,尤其是他们对伤病人员的救助,再次使我们体会到,“天下知青是一家”。

  临别前夕,我让陪同我团的志愿者留下了她们的名字。她们分别是“李世荣”与“胡娜”。今后的岁月里,我将永远记住她们。我祝她们青春永驻,“好人一生平安”。借新晚报一角,我想告诉参与此次知青汇演的所有志愿者,知青兄弟姐妹们你们辛苦了,欢迎你们常来上海。

  上海知青艺术团在此次汇演期间,多次向观众用沪语发出欢呼。因语音差别,很多人没有听懂,不断有人过来问,“你们喊的都是啥?”其实就是八个字——“青春不老,开心就好”!

  此刻,让我们和着汽笛的高鸣,再次呼喊一声“青春不老,开心就好!”

            2006年8月10日

 
【人民日报】上海知青艺术团赴宁波展演
《华东新闻》 ( 2006-06-26 第04版 )

图为歌舞“甜甜的日子”
刘如愚摄
搜狐新闻>>>

  上海知青艺术团一行70多名演职员,近日赴浙江宁波市举行展演。

  上月成立的上海知青艺术团由现年51岁至61岁的上海知青组成。其中,13位演员曾荣获全国或上海各类文艺演出的一、二等奖,有别海英、黄伟林等4名国家一级演员。他们均是自愿参与,只讲奉献,不求报酬。

  上海知青艺术团用文艺形式讴歌一代人对理想的忠诚与热爱,代表百万上海知青表达青春无悔的情怀。8月,艺术团还将参加由北京、上海、黑龙江、天津、浙江5省市联合举办的“哈尔滨之夏”首届知青文艺会演。


哈知青联谊会、新晚报发给
上海知青艺术团的《邀请函》
关于艺术团
 
  经“哈尔滨市知青联谊会”首倡,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在2006年第二十八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期间,举行一次由哈尔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五省市知青共同参与的知青专场文艺汇演。为参与这一盛会,“上海知青艺术团”应运而生。

  这里没有收入,只有奉献,没有荣耀,只有艰辛。这里激情仍在燃烧,星光依旧灿烂,无论是出场还是替补或做后勤,人人都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同欢乐,我们共追求,只为有过一段共同的经历,只因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十年曲折、十年奋斗。当年的风和雨、悲与壮、泪和血、思与情,如今仍是一代知青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一代知青屯垦戍边的奉献精神,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勇于报国的价值取向,直面人生的磊落胸怀,已历史性地形成了一笔值得总结的精神财富。它定格了许多人的一生,成了许多人面对不同人生课题与挑战时的精神支柱。我们的节目,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充分讴歌一代人对理想的忠诚,集中表现一代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我们的歌声,凝结着一代人对黑土地的共同情结,宣示着一代人对北大荒的情怀不改。

  “上海知青艺术团”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渊源,是一系列磨合与选择的结果。我们深信,光荣仍在闪耀,梦想还会继续,在我们的歌声与舞姿中,同龄人将不忍离去,一切了解或正在解读这段历史的人们,也将视觉受到冲击,心灵受到震撼。

  朋友,如果你不曾后悔你当年的选择,对那片广袤的土地,亦至今不曾忘怀,那么,我们将期待你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我们也将用歌舞为载体,为我们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和曾经同甘苦的兄弟姐妹们,带去我们的的思念和问候。

  我们深信,这台晚会的大幕,一定会由你我共同拉开!

上海知青赴哈艺术团

2006年5月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知青宣传的批示
 

知青一代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中的许多人和许多事都非常感人,作为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发现和宣传知青中感人的人和事,来弘扬人间的真情。

2006.02.20

——摘自中国西部知青编著:《飓风刮过亚热带雨林》扉页
 
留不住的是岁月,忘不掉的是青春, 这里,星光依旧灿烂,激情仍在燃烧。

 



 

版权所有:上海知青文艺网 2006.shart.cn
免费空间 技术支持 网页维护:中国918网 网管信箱
在线即时通讯QQ:
49234746 QQ群:4574117

Copyright 2006-05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登记:沪ICP备05012664号